发表日期:2025-4-18
焊接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,对焊丝的选择和工艺调整有着明确的要求,以下是核心要点及优化方案:
高刚性镀铜焊丝:为减少送丝阻力,机器人通常优先选用桶装焊丝,但因其送丝软管较长,需确保焊丝具备较高的刚性和表面镀铜质量。劣质镀铜焊丝易因摩擦导致镀层脱落,增加送丝阻力,引发送丝抖动、电弧不稳,甚至卡死停机。
建议:选择镀层均匀、附着力强的焊丝,并定期清理焊丝导管,避免铜屑堆积影响送丝流畅性。
灵活的程序控制:焊枪角度(包括焊丝与工件的夹角)可通过机器人程序精确调整,结合机械臂姿态优化,确保最佳焊接位置。例如,平焊、立焊等不同工况需匹配特定角度。
送丝位置选择:焊丝可夹装在滚筒或钢板上,但桶装焊丝更适合长时间连续作业,需配套高精度送丝机构。
减少阻力设计:采用低摩擦系数的送丝软管,并避免急弯,以降低送丝动力损耗。
预防性维护:定期检查焊丝导管磨损情况,清理内部杂质,确保送丝路径畅通。
实时监测:若出现送丝不畅或电弧异常,系统应触发报警并暂停作业,待排查问题(如更换焊丝或清洁导管)后恢复。
工艺适配:根据焊丝类型(如实芯或药芯)调整机器人参数(送丝速度、电压),以匹配不同材料的焊接需求。
总结:焊接机器人需搭配高质量焊丝和优化的送丝系统,同时依托程序化调整与定期维护,才能保障焊接效率与焊缝质量。
Date:2025.04.18
Date:2025.04.17
Date:2025.04.09
Date:2025.03.25
Date:2025.03.25
Date:2025.03.14
Date:2025.02.27
Date:2025.02.08